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众多技术领域中,精确测量是确保产品质量、推动技术进步的关键环节,千分尺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精密测量工具,以其高精度和可靠性,在测量微小尺寸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确掌握千分尺的使用方法,不仅能够获得准确的数据,还能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因测量误差导致的各种问题,本文将详细介绍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重要测量工具。
千分尺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基本结构
千分尺主要由尺架、测砧、测微螺杆、固定套筒、微分筒、测力装置、锁紧装置等部分组成,尺架是整个千分尺的支撑结构,为其他部件提供安装基础;测砧固定在尺架的一端,作为测量的基准面;测微螺杆与微分筒相连,通过旋转微分筒带动测微螺杆做直线运动,实现测量距离的变化;固定套筒上刻有毫米和半毫米的刻度线,用于读取整数部分的测量值;微分筒上刻有 50 或 100 个等分刻度,通过与固定套筒上的刻度配合,读取小数部分的测量值;测力装置用于控制测量时的测量力,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锁紧装置则可以将测微螺杆固定在某一位置,方便读数或进行其他操作。
测量原理
千分尺的测量原理基于螺旋传动原理,测微螺杆的螺距通常为 0.5mm 或 1mm,当微分筒旋转一周时,测微螺杆就会沿轴向移动一个螺距的距离,螺距为 0.5mm 时,微分筒旋转一周,测微螺杆移动 0.5mm,而微分筒上刻有 50 个等分刻度,因此微分筒每旋转一格,测微螺杆移动的距离为 0.5mm÷50 = 0.01mm,这就是千分尺的精度,通过读取固定套筒和微分筒上的刻度值,就可以得到被测物体的尺寸。
千分尺的类型
外径千分尺
外径千分尺是最常见的一种千分尺,主要用于测量各种零件的外径尺寸,它的测量范围通常有 0 - 25mm、25 - 50mm、50 - 75mm 等多种规格,以满足不同尺寸零件的测量需求。
内径千分尺
内径千分尺用于测量内径尺寸,如孔径、槽宽等,与外径千分尺不同,内径千分尺的测量头通常设计为可伸缩的结构,以便能够深入到被测物体的内部进行测量,其测量范围也有多种选择,常见的有 5 - 30mm、25 - 50mm 等。
深度千分尺
深度千分尺专门用于测量孔、槽等的深度,它的结构特点是测微螺杆垂直于尺架,测量时将尺架放置在被测物体的表面,通过旋转微分筒使测微螺杆深入到孔或槽中,从而测量出深度尺寸。
螺纹千分尺
螺纹千分尺用于测量螺纹的中径尺寸,它的测量头设计成与螺纹牙型相匹配的形状,能够准确地测量螺纹的中径,螺纹千分尺通常配有不同规格的测量头,以适应不同螺距和牙型的螺纹测量。
千分尺的使用前准备
检查千分尺的外观
在使用千分尺之前,首先要仔细检查其外观是否有损坏,检查尺架是否有变形或裂纹,测砧和测微螺杆的测量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磨损或划伤,观察固定套筒和微分筒上的刻度是否清晰、准确,如果发现千分尺存在任何外观问题,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清洁测量面
使用干净的软布或擦镜纸轻轻擦拭测砧和测微螺杆的测量面,去除表面的灰尘、油污等杂质,确保测量面干净、整洁,以保证测量时与被测物体能够良好接触,减少测量误差。
校准千分尺
校准是确保千分尺测量准确性的重要步骤,对于新购买或长时间未使用的千分尺,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测量结果存在偏差时,都需要进行校准,校准方法通常有以下两种:
- 使用标准量块校准:选择与千分尺测量范围相适应的标准量块,将千分尺调零,然后用千分尺测量标准量块的尺寸,将测量结果与标准量块的标称尺寸进行比较,计算出误差,如果误差超出允许范围,需要对千分尺进行调整,调整方法因千分尺的类型和结构而异,一般需要使用专用工具对微分筒或测微螺杆进行微调。
- 使用校准棒校准:有些千分尺配备有专门的校准棒,将校准棒安装在千分尺上,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同样将测量结果与校准棒的标准尺寸进行比较,如有误差,进行相应的调整。
千分尺的正确使用步骤
测量外径
- 握住千分尺:用右手握住千分尺的尺架,拇指和食指捏住测力装置,中指支撑在尺架的下方,使千分尺保持稳定。
- 调整测量范围:松开锁紧装置,旋转微分筒,使测微螺杆与测砧之间的距离略大于被测物体的外径尺寸。
- 放置被测物体:将被测物体放在测砧和测微螺杆之间,注意要使被测物体的轴线与测微螺杆的轴线重合,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测量:轻轻转动测力装置,使测微螺杆缓慢地靠近被测物体,当听到测力装置发出“咔咔”的声音时,说明测量力已达到规定值,此时停止转动测力装置。
- 读数:读数时,先读取固定套筒上的刻度值,即露出的刻度线的整毫米数和半毫米数,然后读取微分筒上的刻度值,微分筒上与固定套筒上的基准线对齐的刻度线的数值乘以 0.01mm(或 0.001mm,根据千分尺的精度而定),即为小数部分的测量值,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相加,得到被测物体的外径尺寸。
测量内径
- 选择合适的内径千分尺:根据被测内径的尺寸范围,选择合适测量范围的内径千分尺。
- 调整测量头:松开内径千分尺的锁紧装置,旋转微分筒,使测量头的尺寸略小于被测内径的尺寸。
- 插入测量头:将内径千分尺的测量头缓慢插入被测内径中,注意要使测量头与内径的轴线保持垂直,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 测量:轻轻转动微分筒,使测量头与被测内径的壁面接触,当感觉到测量头与壁面有适当的接触力时,停止转动微分筒。
- 读数:与外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相同,先读取固定套筒上的刻度值,再读取微分筒上的刻度值,将两者相加得到被测内径的尺寸。
测量深度
- 将深度千分尺的尺架放置在被测物体的表面:确保尺架与被测物体的表面紧密贴合,且保持水平。
- 调整测微螺杆:松开锁紧装置,旋转微分筒,使测微螺杆向下移动,直到测量头接触到被测孔或槽的底部。
- 测量:继续旋转微分筒,当测量头与底部紧密接触时,听到测力装置发出“咔咔”声,停止转动。
- 读数:读取固定套筒和微分筒上的刻度值,两者相加即为被测孔或槽的深度尺寸。
测量螺纹中径
- 选择合适的螺纹千分尺:根据被测螺纹的螺距和牙型,选择配备相应测量头的螺纹千分尺。
- 安装测量头:将合适的测量头安装在螺纹千分尺上,并确保安装牢固。
- 调整测量范围:松开锁紧装置,旋转微分筒,使测量头之间的距离略大于被测螺纹的中径尺寸。
- 测量:将螺纹千分尺的测量头放入被测螺纹的牙槽中,使测量头与螺纹的牙侧紧密接触,转动微分筒,调整测量头的位置,直到获得准确的测量值,当听到测力装置发出“咔咔”声时,停止转动。
- 读数:按照常规的读数方法,读取固定套筒和微分筒上的刻度值,得到被测螺纹的中径尺寸。
千分尺使用的注意事项
测量力的控制
测量力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测量力过大,会使被测物体产生变形,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测量力过小,测量头与被测物体接触不良,会产生测量误差,在使用千分尺时,一定要通过测力装置控制好测量力,确保测量力均匀、稳定。
避免温度影响
温度变化会引起千分尺和被测物体的热膨胀或收缩,从而导致测量误差,在测量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千分尺和被测物体的温度一致,避免在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中进行测量,如果需要在不同温度环境下测量,应采取适当的温度补偿措施,如使用温度修正公式或等待千分尺和被测物体达到热平衡后再进行测量。
定期维护与保养
千分尺是一种精密测量工具,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保持其精度和性能,定期清洁千分尺的各个部件,特别是测量面,防止灰尘、油污等杂质积累影响测量精度,对千分尺的活动部件,如测微螺杆、微分筒等,要定期涂抹适量的润滑油,以保证其转动灵活,要将千分尺存放在干燥、清洁的地方,避免受潮、生锈。
正确的读数方法
读数时要确保视线与刻度线垂直,避免因视角偏差导致读数错误,在读数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固定套筒和微分筒上的刻度线,特别是在读取小数部分时,要准确判断微分筒上的刻度线与固定套筒上基准线的对齐位置,如果对读数有疑问,可以多次测量并对比读数结果,以确保读数的准确性。
千分尺使用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测量结果不准确
原因可能是千分尺未校准、测量力不均匀、测量面有杂质或磨损、温度影响等,解决方法是重新校准千分尺,控制好测量力,清洁测量面,检查测量面是否磨损并及时更换,采取温度补偿措施等。
微分筒转动不灵活
可能是由于长期使用导致内部有灰尘、油污堆积,或者是零件磨损,解决方法是对千分尺进行清洁和润滑,如仍不能解决问题,需送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读数困难
可能是刻度线不清晰、视线角度不正确等原因,解决方法是清洁刻度线,确保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线垂直,必要时可以使用放大镜辅助读数。
千分尺作为一种精密测量工具,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正确掌握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对于获得准确的测量数据、保证产品质量至关重要,通过了解千分尺的基本结构与原理、类型、使用前准备、正确使用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读者能够更加熟练、准确地使用千分尺,充分发挥其在精密测量中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积累使用经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测量,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生产和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